群青顏料的來歷和發(fā)展史
群青顏料的來歷
群青這個名稱源于中古拉丁語ultramarinus,字面意思是 "大海之外",因為它是通過海運從亞洲進口的。(詞源)在過去,它還被稱為azzurrum ultramarine、azzurrum transmarinum、azzuro oltramarino、azur d'Acre、pierre d'azur、Lazurstein。目前群青的術語包括natural ultramarine(英語)、outremer lapis(法語)、Ultramarin echt(德語)、oltremare genuino(意大利語)和ultramarino verdadero(西班牙語)。群青作為顏色名稱在英語中的首次使用記錄是在1598年。
19世紀以前,群青一詞指的是從天然琉璃石中提取的顏料,十九世紀中葉以后,群青則指礦物琉璃石的合成類似物。如今,天然群青的名稱有天青石、琉璃石或真正的群青。
一塊青金石標本,其中含有大量的藍晶石,藍晶石是青金石中的藍色礦物。
群青顏料的發(fā)展史
群青是一種古老的藍色顏料,它的來歷和發(fā)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。群青最早的發(fā)現可以追溯到古埃及,古埃及人使用了一種稱為"青金石"的藍寶石來制作群青顏料,他們將藍寶石研磨成粉末,然后將其用作繪畫和裝飾的顏料。這個過程非常費時和昂貴,因為藍寶石在古代世界中非常稀有。
幾個世紀以來,人們一直在阿富汗東北部巴達克山谷的一個地方開采青金石,至今仍在使用,青金石最早開采于6000年前(大約在公元前4,000年左右),后來被運往埃及和歐洲,用于制作珠寶和顏料。
這種顏料在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使用最為廣泛,因為它的光彩與意大利板畫中的朱砂相得益彰。這種顏料之所以受到重視,主要是因為它色澤亮麗,而且不受光照、油和石灰的影響。不過,它極易受到稀釋礦物酸的影響。
歐洲藝術家很少使用這種顏料,他們將最高品質的藍色顏料用于瑪麗和基督的長袍。由于其價格昂貴,藝術家們有時會使用天青石等較便宜的藍色顏料來進行底畫,以節(jié)省開支。
群青需求的增長最終導致了人造群青的發(fā)展,1814年Tassaert在圣戈班的一個石灰窯中觀察到一種類似群青的藍色化合物的形成,這使得工業(yè)鼓勵協(xié)會在1824年為這種珍貴顏色的人工生產提供了獎勵。在19世紀,化學家開始研究并改進群青的制作方法。其中一個重要的發(fā)現是從礦石中提取顏料的方法,這降低了制造成本,使群青更加普及。
隨著化學技術的進步,現代工業(yè)生產的合成群青變得更加穩(wěn)定和可負擔。這種顏料已經廣泛用于繪畫、印刷、化妝品和其他應用領域。
群青顏料的發(fā)展史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,從最早的藍寶石提取到現代的工業(yè)生產,一直在不斷演變和改進,如今群青仍然是一種重要的藍色無機顏料,被廣泛用于藝術和工業(yè)應用中。